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7-999-3654007-999-365

新闻资讯News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百货业衰退不可避免 扎堆转型将形成另一种同质化

发布时间:2015-03-08 09:13 作者:admin 来源:DJTM 点击: 字号:

  如果说,去年多家广东百货公司相继关门,让本土百货业感受到寒意阵阵,每逢“黄金周”的业绩增长,则让他们感到了些许温暖和安慰。然而,羊年春节黄金周,广州百货业却开局不利,交出了近三年来首个双位数下跌的答卷。统计数据显示,广州9大百货春节黄金周吸金5.298亿元,同比下降11.26%。
  与此同时,业界又传出百盛又一门店即将关店的消息,百货业“业态老化说”甚嚣尘上。如此开局,是否会寓意传统百货业的2015年将更加多艰?传统百货业将何去何从?业界各种转型探索到底是绝地反击的机会还是又一个陷阱?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试图解析迷局。
  现象
  业态创新不敌大势低迷
  对于春节黄金周,广州九大百货(广百百货含新大新、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东山百货、新光百货、摩登百货、广州王府井、中华百货、海印又一城)销售业绩同比下降11.26%,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意外。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2014年,以百货业为代表的传统实体零售业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关店数量飚升,业绩增长乏力。新型购物中心和电商都在抢食整个零售的市场份额。很多百货公布的全年业绩都只是略微增长。而在年货的这波争夺战中,电商的玩法明显更加多样化,让传统百货业有些招架不住。
  但是,专家也坦陈要理性看待这个数据,实际上广州百货业在春节黄金周期间也有不错的表现。
  譬如,随着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微信红包成为了新潮拜年方式,“全民抢红包”也大大激发了顾客的消费热情。广州友谊就在业内率先推出“微信摇红包”活动,30个超值红包为广大顾客送上新一年的祝福。友谊超市更积极推出微信支付功能,让市民在购买年货的时候免去了排队之苦。友谊各门店的年货销售同比有近10%的增幅。
  记者还了解到,推出自有品牌黄金饰品的东山百货在春节期间迎来黄金饰品销售的高峰。据东山百货策划经理戴崇业透露,从正月初一至初七,东山百货的首饰金的销量同比增长5%左右,“初一下午,总店一小时内就售出了龙凤镯十多对。其中最大一笔金饰生意是8只龙凤镯,售价15余万元。”
  与此同时,新春过后,业界又传出百盛天津店即将关店的消息,这更加让百货业内人士感到寒意阵阵,百货业“业态老化说”也甚嚣尘上。
  虽然百货业也在顺应大势在做各种创新和探索,但是依然难挡业绩下滑的颓势。“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怪敌人太凶猛。”一位百货业内人士如是感慨。
  分析
  百货业衰退不可避免
  关于百货业在春节消费竞赛中开局不利,有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受电商行业的冲击太大。
  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看来,今年春节前夕商贸零售百货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大不同,都是在通过线下促销,部分企业线上加码来尽量增加销售、改善业绩。
  但事实上,在各大百货公司或商超的线上促销做得似乎不那么成功,年货市场大部分还是被电商平台抢食。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先庆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百货业春节期间销售数据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首先,跟广州常驻人口的结构有关。很多平日消费的群体是外来人员,今年春节很多人都选择回家过年,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广州百货业还要保持原来的增长就不太可能。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和一些新兴消费业态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抢食了传统百货的市场。“面对电商的分流,很多百货在节假日还会积极开展促销活动,不过现在好像很多百货觉得再这样做也没有多大意思,促销力度也大不如前。”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老广”素爱旅游,近年来春节出境游的人数也与日俱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外流。
  据外媒报道,中国的春节长假引沸了日本消费市场。据统计,日本百货店免税商品春节期间的销售额较之去年增长了1至3倍,便利店、超市等也异常火热。受日元贬值的影响,“劳力士”、“欧米茄”等高价手表也非常畅销。在日本著名珍珠品牌MIKIMOTO银座店,访日游客带来的销售额占到总体的一半以上。据新华网报道,2月25日结束的春节假日期间,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估计超过了500万,同比增长10%,出境游人数首次超过国内游人数。
  来自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银联卡跨行交易总金额达到2381亿元,交易总笔数2.7亿笔,相比去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分别增长16%和26%。银联卡境外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50%。
  “我们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百货这种业态以后在零售业中地位的衰减,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王先庆如是表示。
  探路
  扎堆转型将形成另一种同质化
  其实,关于百货业的转型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各地百货业也都在进行一些探索。去年,百货业巨头王府井百货就专门召开战略转型会议,宣布不再以传统百货的经营模式开店,而将发展重点转投购物中心与奥特莱斯业态。事实上,购物中心化和奥莱化也是很多百货业共同的探索。
  购物中心专业研究机构iMall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百货行业的发展及预测报告指出,作为传统零售渠道的百货业受到严重冲击,已经进入转型期。同时,百货业态在中国零售渠道生命周期中已经进入成熟期,自身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统计数据显示,已有17%的传统百货公司开始转向购物中心;而在全国范围拓展的百货公司中,转型购物中心的比例高达42%。
  但是,购物中心化真是百货业转型的万灵药吗?对此,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分析认为,百货转型购物中心业态需要面临内外两方面风险,从内部来讲,主要是新业态对百货业运营能力的考验。传统百货经营模式中,百货仅是一种零售业态,百货企业主要通过专柜收入的分成方式获利。由于以联营专柜经营为主、少量辅助性独立服务项目配套,所以营运管理重点的重点主要是商品组合和促销。而购物中心则有较大不同,其是多业态多业种复合,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非单一购物功能。购物中心也多是通过分租物业的租金收入方式获利。由于是多业态组合,因此购物中心的运营重点是业态组合的配置和租户管理的效果。总而言之,购物中心和百货在业态、盈利方式、营运管理重点等多个方面均不一致,所以转型有一定难度。
  从外部来讲,主要是业内购物中心增加导致的竞争激烈、产能或过剩的情况,因为百货业整体面临困境,购物中心等业态的转型是多数百货公司共同的选择。但是,未来购物中心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很容易导致过剩、竞争激烈态势。
  抓住O2O的大势从竞争走向竞合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则指出,去年许多传统的零售企业已经领教了电商的威力,也意识到了与电商结合的重要性。在广东,摩登百货、广百百货以及广州友谊等都在触网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传统百货与电商之间的一些小的合作,也初步尝到了甜头,终于改变意识,知道电商是个好东西,不是敌人。
  事实上,麦肯锡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线上线下融合(O2O)已经非常普及并将持续发展。
  调查显示,71%的中国数字消费者已经在使用O2O服务,其中9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6个月内仍会继续使用O2O服务甚至增加使用频次。而在还没使用过O2O服务的消费者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未来6个月内进行尝试。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O2O的预期也变得更清晰:针对货物和商品,72%的消费者希望O2O可以提供网络购物商品线下退货,56%的人希望可以线上下单、线下取货。
  对此黄文杰表示,在2015年,传统百货业应该更加紧密地与电商结合,随着双方逐步走近和融合,双方的优势也能更好的发挥,同时通过有效的整合,这种优势会逐步呈现,传统百货业也会在和电商结合过程中逐步走出这些困境。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于冬雪 吴晶)
 
 本文来源于华夏质量安全网( http://www.cfqn315.com/),原文地址:http://www.cfqn315.com/news/?13285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创始人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核心团队 荣誉资质 旗下品牌
门店风采
河北省 浙江省 天津市 山东省 海南省 北京市 四川省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视频报道 合作动态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
加盟合作
加盟优势 加盟流程 疑问解答 加盟条件 标准化附件 商家入驻
联系我们
门店地图
其他

装修留言咨询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相关负责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联系您!

你的姓名

手机/电话:

所在城市:

咨询/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