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网站大数据之初体验
大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现在已经不用列举国外的例子了,各种鲜活的事例比比皆是。
记 得几年前,每次论及大数据的应用时,演讲者总喜欢列举国外一个例子:一位男性顾客投诉,某商店竟然给他还在读书的女儿寄婴儿用品的优惠券。这家全美第二大 零售商,居然搞出如此大的乌龙?结果经过进一步的沟通,该顾客才发现女儿真的怀孕了——大数据分析已经走到人的前面去了。
大数据在商业的应用,被描述得无比美好。可是我的几年体验下来,其实也不过如此。试举一例,几天前我在京东买了个四层置物架,结果东西还没收到,新的“根据您的需求”的商品推荐邮件迅速来到我的邮箱。其推荐的,是各种各样的置物架,仿佛怕我买不够似的。
当 当则不同。可能由于我多年前在那里为上小学的孩子,购买过一些启蒙教材,它在今年暑期给我寄来了幼儿英语启蒙、经典儿歌、拼读故事书等产品的推荐……我非 常感谢当当,它明明白白我的心——看着孩子嗖嗖地往上长,作为家长的我经常是茫然若失,好希望她停留在金色童年啊——然而她毕竟马上高一了。
淘宝又是另一番光景。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我经常选择从淘宝购买需要的小件商品。前不久我在那里买了个罗技的鼠标,结果直到现在,每次上去网页推荐给我的内容全都是各种各样的鼠标。其实,这时候给我推荐几款鼠标垫或是键盘,我购买的可能性也比继续购买鼠标大得多吧.
可 怜的亚马逊,现在已经快精神分裂了。这不应该怪罪它,是我太难为亚马逊了,我相信它必然是详细记录和分析我的各种消费行为。然而,我不是一个人。准确地 说,我的亚马逊账号背后有一大票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我帮助家里每个人在那里买书,以至于它现在对我完全是没有办法,每次上去看到推荐列表,我都可以 笑三天。
有 趣的是,一家有国营企业背景的购物网站,至少是在我这里表现不错。我买网,对于我来说,这里主要是买零食小吃的地方。虽然我在这里购物多次,但是它的推荐 列表似乎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上次的购物清单而产生。兴许它是从不同的清单内分析出了我的嗜好,因此每年它都会几次向我推荐黄飞红花生和德国黑啤,而结果都是 我心甘情愿地付款购买。
大数据正在渗透到每个领域,成为重要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因素。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意义,在于采集数据之后的分析和预测,尤其以后者为重——通过大数据分析,更为精确地预知顾客下一步的购买意向。显然,在我的小例子中,中国的购物网站仍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 上一篇:网购到微商只是一个过程
- 下一篇:网购到微商只是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