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7-999-3654007-999-365

新闻资讯News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头条 >

食品安全“考”出来

发布时间:2016-09-01 08:37 作者:djtm 来源:DJTM 点击: 字号:

      考核内容多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让考核名副其实。将考核过程和结果详细公开,唤醒公众的监督意识,考核就能更具含金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明确今年起对省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考核主要从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和食品 安全状况两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水平等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考核结果的具体应用将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弄虚作假将 被追责。

  食品安全挂钩政绩考核,其实早有制度设计。2012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提出一票否决制。去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

  与之前规定相比,此次《办法》更细化、更具操作性,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比如考核分为四个步骤,实地检查、自查评分、部门评审、综合评议。再比如 《办法》明确了奖惩机制,对考核结果为C级的省区市,将约谈有关负责人,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该省区市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 授予荣誉称号等。

  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将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具化,善治就能真正姓“善”。食品安全挂钩考核,正是如此。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离不了种植户 的守法自觉,离不了企业的法治意识,更离不了监管部门的责任担当。毕竟,每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几乎都有监管部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魅影。

  呵护舌尖上的安全,监管部门守土有责。此次出台《办法》的落点很直接,就是要更好地贯彻食品安全法,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新《食品安全法》之所以被 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就在于除了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还强化了监管者的责任——规定地方政府有食品安全考核、责任约谈等义务,进一步明确了 属地政府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制。

  可见,健全监管体系,增强监管力度,本就是地方政府的分内事。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办法》,捍卫食品安全也应该成为党和政府必须承担的监管自觉。习 近平早就说过,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 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话说到这个份上,将食品安全与政绩考核联系一起,正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

  要看到,当前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颇为丰富,比如环境保护、廉政建设、舆情工作、法治建设等等,以至于有人感叹,莫让政绩考核变成了“杂货筐”。其 实,考核内容多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让考核名副其实。以食品安全为例,如果不折不扣地落实考核机制,监管部门就一定会更敬业;如果考核不过关就按规定处 理,相关官员就一定不敢乱来。

  说到底,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让公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才是终极目标。李克强说过,不论是污染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 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为此,将考核过程和结果详细公开,唤醒公众的监督意识,考核就能更具含金量。一定程度上说,食品安全是“产”出来 的,也是“管”出来的、“考”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创始人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荣誉资质 旗下品牌
门店风采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东省 海南省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视频报道 合作动态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
加盟合作
加盟优势 加盟流程 疑问解答 加盟条件 标准化附件 商家入驻
联系我们
门店地图
其他

装修留言咨询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相关负责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联系您!

你的姓名

手机/电话:

所在城市:

咨询/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