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为什么会成功?关键在哪里?
创业十年,从三五条枪到员工七万名,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跻身中国互联网公司四强, 京东 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在采访了两百多位与 京东 相关的人士,积累了四十余万字的素材后,李志刚用《创 京东 》(中信出版社)一书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掩卷之际,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十年来 京东 的成败得失和发展逻辑。 理解 京东 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刘强东”。从创业之初,他舍弃已经走上正轨的线下零售模式,转向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顶住投资人压力,开启全品类战略,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这些不仅彰显了刘强东的商业直觉和战略思维,更体现了他说一不二、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这些都让刘强东散发着奇理斯玛般的光芒,成为 京东 的灵魂。 但有一个关于 京东 员工数量的细节,是我读《创 京东 》时,才注意到的。短短六年间, 京东 员工从一两千人飞增到七万人,翻了70倍,只有“裂变”二字才可形容。员工激增的六年里, 京东 依然还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刘强东恐怖的学习管理能力令人惊叹。 如果说“刘强东”是 京东 的灵魂,是理解 京东 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理解 京东 的第二个关键词则是它的本质:“零售”。在“互联网+”概念满天飞舞的时代里,零售业仍有其自身规律。在刘强东的理解里,任何新兴技术绝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彻底颠覆,而是“要在工具意义上找到提升传统行业效率的有效契合点”。电商的本质仍然是零售,零售的本质是:降低成本,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许多人以为电商是轻资产的,但 京东 却是“重资产”的。它和沃尔玛一样,需要不停挖掘供应链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 京东 才毅然大举自建仓储物流,追求正品低价。 京东 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为传统零售“+”上了翅膀。这些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也让 京东 屹立于电商之林。 理解 京东 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狼性。 京东 将自己的企业价值观概括为“客户为先、诚信、团队、创新、激情”,但我从 京东 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狼性”。从《创 京东 》里,我们看到,创业十年间,京东 一路上和新蛋、当当、苏宁、淘宝不断短兵相接,场场都是硬仗、恶战。商战中, 京东 的进攻性、执行力远非其他互联网公司可比,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狼性。一个细节是:因为高速增长, 京东 每年有40%的仓库在搬家,这无论是对快递企业,还是对于传统商业机构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对 京东 仓储体系的员工来说,却是家常便饭,依然能保持订单的安全生产。 京东 为什么会成功?刘强东、零售、狼性,这三个关键词也许可以让我们一窥其秘。今天,中国的电商仍然处于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 京东 、淘宝、苏宁、当当……在这一场混战的最后,究竟会是三分天下,还是统一于秦,答案尚未揭晓,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
- 上一篇:东杰特美+特美易购新零售,引领超市未来
- 下一篇:应警惕“长寿食品”背后的商业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