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道德底线 不做商超中的“莆田系”
利益驱使,商品品质得不到保障。回顾“ 莆田系 ”医院,大部分医院都处“无名医、无医保、无官方背书”的“三无”境地,没有品牌口碑和用户信任,只能采取野蛮粗暴的用户获取方式,营销鼓吹,却没有过硬技术,欺骗医患,道德底线缺失。
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零售行业里又是否有“ 莆田系 ”的存在?
众所周知,采购工作可以说是零售业经营活动的开始,而如今很多供应商就像“ 莆田系 ”,高额费用诱惑超市采购,提供的商品往往是库存商品或低品质高毛利商品,产品质量与价值完全不对等,导致一些商超陷入出售低品质、假冒伪劣商品的困境中。
采购环节上的“ 莆田系 ”由来已久,吹嘘产品、哄抬物价,高价诱惑超市采购,提供商品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最终欺骗的只是消费者。
那么,是什么导致产品质量与价值的失衡?
首先,随着超市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场所,商超进场费也节节攀升,供货商与零售商的友谊小船飘摇不定,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很难实现双方共赢,加上利益的驱动,一些供应商纷纷进入市场,通过降低质量压缩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其次,商超检测成难题,供应链复杂商超难堵漏。据了解,所有卖场,包括家乐福、沃尔玛、欧尚、大润发等对于商品一般都无法全部检测,需知一个门店内至少4万种商品,一种商品有至少10项检测指标,检测一项指标的成本大约2000元,巨大的检测成本是零售商不可能负担的,所以卖场企业都采取检查经销商、供应商各类证照,只要证照齐全就核准入货。
在中国市场,有太多伪劣商品,即便供应商证照齐全,只能说明其手续完整,并不100%代表其货品一定没有问题。超市最多做抽样检查,不可能对数万种商品一包包检查,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很可能流入卖场。另外,供应商有时会真货假货混搭。
因此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口碑、品质才是“固粉”的最佳选择。不论是零售商还是供应商,不妨将重点放置到价值创造上,通过自我优化和价值提升来塑造口碑,以此来杜绝“ 莆田系 ”的商超,回归零售本质。